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你是不是也常有這樣的經驗?
開了新計畫,決定每天早起運動、寫筆記、戒飲料,前幾天還滿腔熱血,過不了一週就默默放棄,心裡還忍不住懷疑自己:「我是不是就是不夠自律?」
先別急著給自己貼上標籤。這篇文章想告訴你一件事——你不是不夠努力,是你沒收到「足夠的回饋」。
行為心理學家 B.F. Skinner 在「操作制約」理論中提出,人們會重複那些帶來愉悅回饋的行為,這被稱為「正回饋」(Positive reinforcement)。
簡單來說,大腦最喜歡「做了就有獎勵」這種模式。
像是:
完成一件事 → 感受到被稱讚或自己很有成就感
做了一點努力 → 馬上有進展或好處出現
傳訊息給朋友 → 對方秒回你很溫暖
這些就是讓大腦愛上重複行為的關鍵。
反之,如果一件事努力了很久都沒有看到回報,或者過程本身極度痛苦,大腦會快速放棄這條路。
這也就解釋了,為什麼你會覺得難以持之以恆。不是你不行,是你一直沒有被獎勵。
自律並不是一個能快速看到成果的行為。你不會早起兩天就變得更健康,也不會運動一週馬上瘦五公斤。
大腦天生偏愛「即時滿足」——吃甜食、滑手機、追劇,這些行為會迅速釋放多巴胺,帶來開心的感覺。
但自律往往是辛苦、不舒服、甚至會讓人覺得沒意義的。這時候,如果沒有搭配「回饋系統」,你等於是在硬拗大腦做它根本不愛做的事。
真正能讓人持續前進的動力,從來不是靠意志力撐著,而是有感的回報。
以下是幾種方法,能幫助你在日常中設計「正回饋系統」:
舉例來說,如果你想養成寫日記的習慣,可以設定一個簡單的獎勵:寫完日記就泡一杯喜歡的花草茶。
運動結束後,播放最喜歡的音樂,讓身體記得這份輕鬆的感覺。
這些都是微小但即時的回饋,讓大腦願意再一次投入。
把你的進度視覺化可以幫助維持動力。
比如在牆上貼紙條、App 打卡、白板上打勾,這些看得見的累積,能給大腦「有在進步」的滿足感。
每天一點點,過一週你就會驚訝自己其實完成了不少。
人是群體動物,被看見、被理解、被回應,是非常強大的驅動力。
找一個朋友一起練習,或加入支持型社群,一起分享過程與困難。別小看一句「你做得很好」,對一個正在努力的人來說,那是繼續走下去的力量來源。
精油的力量,其實很貼近正回饋的本質。
香氣能夠快速作用於大腦的邊緣系統,也就是處理情緒的核心區域。這意味著,香氣可以迅速帶來舒緩、愉悅、安心、動力等感受。
以下這幾支精油,特別適合用來建立「好感覺」與「回饋感」:
佛手柑:明亮開朗的氣息,有助於提升情緒與心情清晰度,早上起床聞一聞,情緒立刻被 reset。
甜橙:富含快樂感的氣味,有效幫助緩解焦慮與壓力,讓大腦快速放鬆。
香草:甜甜暖暖的味道,給人一種像在喝甜點般的慰藉,特別適合用在情緒低落時。
玫瑰:深層連結自我價值感,提升信心,讓你不再質疑自己能不能做到。
這些精油可以透過擴香、滾珠瓶、甚至按摩油的方式,成為你每天習慣練習後的小獎勵,讓大腦牢牢記住「這樣的改變,其實是舒服的」。
很多人會說:「我就是不夠堅持」、「我總是半途而廢」。
但事實是,當我們學會給自己設計回饋,讓大腦得到一點點好處、肯定、開心的時候,那條習慣路線會自動變成「有趣的選擇」。
記得,成長的過程不需要痛苦才算數。
學會設計讓自己「想再做一次」的行為,才是真正走得長久的方法。
用正回饋取代自責,用香氣陪伴你每天的小努力。
你不是不夠好,只是還沒被好好鼓勵。